光电声医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值得期待

我国轻医美市场占比近七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医疗美容(医美)作为生活美容的补充手段,医美市场高速发展。其中,光电声类项目市场表现良好,相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乐观。
    轻医美项目受追捧
    目前,我国医美行业已形成上游生产商、中游医美机构、下游终端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条。根据介入手段的不同,医美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轻医美)(见图)。轻医美创伤小、起效快、恢复时间短、风险低,近年来深受消费者追捧。


    根据美容整形外科国际学会(ISAPS)发布的数据,2015年—2019年,全球医美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94%;2019年,全球医美市场规模为1459亿美元,其中轻医美占比58.2%,且呈逐年增长态势。
    从市场渗透率来看,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美国、日本等医美消费大国的医美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1%、17%、11%,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接近4%,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iResear ch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795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22.8%;其中,轻医美市场占比69%,预计未来将会持续提升。
    轻医美背后的光电声技术
    在众多轻医美项目中,光电声医美较为热门。与注射类项目相比,光电声医美一般无需向体内注入外来物质,且对操作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低,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光电声医美通过将激光、强光脉冲、射频或超声波等光电声技术作用于皮肤,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活化来实现美容、抗衰等功效。
    激光技术的作用原理是选择性光热作用,即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毛囊、色素颗粒等,可用于淡斑、祛痣、嫩肤、除皱、脱毛等,具有精准、效果明显等特点。代表项目包括皮秒激光、冰点脱毛、CO2激光、分段式激光等。不过,激光医美的恢复期相对较长,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损伤,孕妇、光过敏者、高血压患者等群体慎选。
    强脉冲光技术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产生热效应来破坏黑素细胞、毛囊,从而实现祛斑、脱毛作用;二是通过其生物刺激效应使胶原纤维等组织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善皮肤皱纹、毛孔粗大、下垂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强脉冲光衍生出多种“升级”项目,通过优化波段、波形等参数,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美容效果,如完美脉冲光和染料脉冲光等。
    射频技术通过电磁波加热皮肤的真皮层,促使皮下胶原收缩拉紧、真皮层增厚,从而使皱纹变浅;同时还可诱导胶原再生,改善皮肤状态。射频医美主要侧重于改善眉、鼻唇沟、泪沟、嘴角纹下垂等。代表项目包括热玛吉、热拉提、深蓝射频、冰电美塑等。需要注意的是,射频医美不适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治疗部位有损伤的消费者。
    超声波医美主要侧重于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细胞新陈代谢,以及促进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真皮层细胞间质再生等。代表项目包括超声刀(极限音波拉皮)、超声溶脂等。超声刀是目前唯一可以作用于深度筋膜层的医美项目,但其价格较高、设备使用次数有限,还有损伤脸部神经等风险,因此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有时单一治疗形式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美容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多种技术原理的美容项目逐渐走向市场,如E光项目在强脉冲光技术的基础上还应用了射频技术,综合了两者的技术优势,可用于除皱、拉皮、提升、祛斑、美白等领域。
    光电声医美市场发展乐观
    近年来,国内光电声医美医疗器械企业数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
    光电声医美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向好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解决如下问题:一是我国光电声医美医疗器械市场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国产产品的渗透率有待提高;二是行业集中度还不够高,存在不少同质化严重、技术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小型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技术壁垒的头部企业不多。
    未来,在监管趋严、技术升级、资本助推、需求扩大等因素共同促进下,国内优质光电声医美医疗器械企业将通过兼并及收购等方式扩大自身实力与规模,实现“外延+内生”式双逻辑增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摘自中国医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