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救箱包出口仍强但均价略降
在我国,急救箱、药包(以下简称为“急救箱包”)早期仅被专业救护机构、医院和红十字会等组织采用,家庭和公共场所用得较少。近年来,随着急救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政府对医疗行业投入的加大,以及国外急救产品厂商在我国市场的渗透,我国急救箱包市场有了一定发展,国内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也随着市场要求的提高逐步提升,并建立了急救包行业标准、产品标准。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下同),我国急救箱包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出口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占全球急救箱包出口市场的44.87%;出口均价6.67美元,同比下降2.99%。进口额504.79万美元,同比增长5.38%。
欧亚表现迥异 新兴市场提振
从我国急救箱包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排在首位的是欧洲,出口额为7973.24万美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出口总额涨幅,市场占比为57.09%,远超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38.85个百分点。但是,出口价格同比小幅滑落0.97%,为6.05美元。其中,对欧盟的急救箱包出口额为7912.61万美元,同比增长11.98%,占欧洲市场99.24%的份额。
第二大出口市场是北美洲,出口额为2547.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23%,金额占比为18.24%。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15%,小幅滑落至6.73美元。
第三大出口市场是大洋洲,出口额为1499.61万美元,同比上升11.66%。出口价格同比增长2.63%,达到8.91美元。
我国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额同比大幅滑落32.11%,为1047.52万美元;出口价格同比大幅下降23.24%,为8.08美元。在亚洲地区,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同比巨幅下降70.51%,低至259.44万美元;出口价格同比也显著下降36.17%,为8.89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急救箱包出口额同比分别显著增长33.04%、186.38%和159.43%,市场潜力得以展现。
市场集中度高 价格波动明显
从具体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来看,前20名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的累计出口额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9.69%,市场占比达到89.81%。前10名的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累计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8%,占比为80.62%,表明出口目的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并且,在前十大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中有7个欧洲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丹麦和瑞典,出口额分别排在第1、3、5、6、7、9、10名。
德国排在第一,出口额为3600.74万美元,同比增长4.07%,金额占比为25.78%;但是,出口价格下降1.21%,为5.55美元。美国排在第二,出口额2438.8万美元,同比增长14.81%,金额占比17.46%;出口价格小幅增长0.82%,为6.7美元。第三名英国的出口额为2257.41万美元,同比增长26.66%,金额占比16.16%;出口价格小幅下降0.53%,为6.02美元。
在前10名出口目的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对荷兰、比利时、丹麦和瑞典的出口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丹麦的出口额降幅更为明显,同比下降17.44%,出口额为201.52万美元。对比鲜明的是,我国对沙特阿拉伯的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66.66%,为223.36万美元。出口价格上涨的有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沙特阿拉伯。其中,对沙特阿拉伯的出口价格同比增长了13.51%,为7.68美元。
五省市主导市场 浙江出口稳增
从我国急救箱包出口来源省份看,前五大出口来源省市的累计出口额为1.29亿美元,占比高达92.16%,同比增长11.25%,市场集中程度进一步增加。除了排在第四位的广东省外,浙江、江苏、湖北、上海4个省市均属于长江沿线省份。
浙江省急救箱包出口额、出口企业数量均列首位。出口额为3832.61万美元,同比增长17.64%,金额占比27.44%;出口价格6.98美元,上涨0.9%;全省有259家相关出口企业。湖北出口额排在第二位,为2996.24万美元,金额占比21.45%;出口价格同比下降2.24%;全省只有19家相关出口企业。第三名是江苏省,出口额2782.09万美元,同比下降3.59%,金额占比19.92%,是前五大出口来源省市中唯一出口额下降的;出口价格大幅下降11.86%,为5.84美元;全省有86家相关出口企业。第四名广东省的出口额为1929.4万美元,同比显著增长57.97%,金额占比13.81%;出口价格为7.57美元,同比下降4.67%;有98家相关出口企业。第五名上海市出口额为1332.29万美元,同比增长3.97%,金额占比9.54%;出口价格为6.64美元,同比下降3.63%;相关出口企业有47家。
(摘自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