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疗器械使用知识(八)
问:什么是支气管镜?
答:支气管镜在临床中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协助发现早期病变,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其适用于对支气管、肺疾病的研究及术后检查等操作。
问:支气管镜检查需注意什么?
答:1.绝对禁忌证。神志不清而无法控制的病患;有出血倾向者;低氧血症患者;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者;严重心律失常或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未经治疗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2.相对禁忌证。各疾病之末期患者;心肺功能不良者;肺动脉高压患者;气喘发作或控制不良者;大量咯血者。
3.检查前至少禁食4小时以上,以避免操作时误呛而导致肺炎。
4.检查前需对喉咙喷洒局部麻醉剂。
5.操作时需从鼻腔提供氧气,以确保氧气充足。
6.操作时受检者不可说话,以免声带受伤,检查中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
7.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和饮水。
8.接受切片检查者术后可能咳少量血痰或咯血,属正常现象。
9.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并及时就诊——咯血量较大,且持续不停;剧烈胸痛;呼吸困难。
问:什么是喉镜?
答:因喉部位置较深,且生理结构复杂,不能直接窥及,进行喉部检查需借助特殊的检查方法,常用喉镜。喉镜分为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动态喉镜(频闪喉镜)。
问:喉镜检查需注意什么?
答:进行间接喉镜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根据受检者的咽腔情况选取大小合适的喉镜来检查。
2.检查时,受检者正坐于椅子上,身体前倾,张口伸舌;检查者用清洁纱布包住受检者舌前三分之一,将舌拉向前下,将喉镜加热并在不烫后置于受检者口咽部,嘱其做深呼吸,发“衣”音,使舌根前移、会厌上举,通过额镜对光或头灯照亮喉镜镜面,观察镜中影像,检查喉部结构。
3.放入间接喉镜时,需将镜面向下,迅速而稳妥地与水平面成45°贴放于软腭部而不触及舌、硬腭及扁桃体,以免引起恶心反应,妨碍检查。
4.若受检者咽反射较重而不能配合,可于咽部喷少许1%的地卡因,再行检查。
5.因镜面向下倾斜45°,镜内所见喉部影像与真实的喉部位置前后倒置而左右不变。
6.因镜面大小所限,不能同时看到喉的全部,故应将镜面缓缓转动,逐个区域进行检查。
进行直接喉镜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禁忌证:颈椎病变(如脱位、结核、外伤等);重病、重度衰弱和妊娠晚期。
2.受检者在黏膜表面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
3.若受检者颈短而粗,声带前连合不易暴露,须将其头部抬高,左手用力向上提起喉镜,右手拇指从喉镜下方向上用力,右手其余各指扣住患者右侧上列牙齿,协同用力托举会厌。
4.检查幼儿时,为防检查后发生喉水肿,喉镜尖端也可不压迫会厌,只将舌根向前提起,会厌随之竖立,即可暴露喉腔。
进行纤维喉镜及电子喉镜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因咽部过度敏感、张口困难、颈椎强直、舌体过高、舌系带过短等原因造成间接喉镜及直接喉镜检查困难者较为适宜。
2.可发现隐蔽病变和早期微小病变,开展局部病变活检,并对较小的声带小结及息肉进行手术。
3.上呼吸道有急性炎症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心肺有严重病变者、对地卡因过敏者、不明原因的重度喉梗阻者,可视为相对禁忌证。
进行动态喉镜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镜头起雾时,可加热镜头,涂抹化学防雾剂。
2.舌根肥厚者在镜体放入时发“啊”音,镜体越过舌根后发“衣”音。
3.软腭下垂过长时,可令受检者用口呼吸,上提软腭。
4.会厌阻挡时,请受检者保持前倾伸颈体位,镜头向下且有足够的倾斜角。
5.对检查不耐受者,可让受检者自己牵拉舌体,或考虑应用声带表面麻醉。
(摘自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