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战略双驱动,以技术主权突破壁垒,以生态协同应对变局,在国际竞争与合作新局中重塑产业话语权。
在技术创新领域,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成果斐然,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有4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其中国产产品占比超八成。本土企业在传统外资企业优势领域实现全面突围——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国产脉冲电场消融(PFA)设备与国际先进产品同台竞技;在神经介入领域,国产密网支架性能比肩国际顶尖产品。与此同时,国内头部企业陆续攻克高端领域“卡脖子”技术——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标志着我国打破欧美企业在超高场磁共振设备领域的长期垄断,并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盟CE认证;恒瑞医疗攻克体外膜肺氧合(ECMO)关键膜材料生产工艺,实现全产业链国产替代……
在市场布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不断优化全球布局。例如,构建全球服务网络,通过美国、荷兰、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备件中心辐射全球市场;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中国方案”;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进行全球化布局,借助物联网技术将设备间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功能带入非洲和东南亚等市场的医院……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器械通过营销国际化、服务本地化打造自主品牌“出海”。与此同时,也有更多企业探索将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进行海外本地化部署,构建“研发-生产-服务”全球协同生态。
2025年下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挑战仍在,但机遇并存。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和突破。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国际市场,踏上愈发稳健的“出海”征程。
(来源:中国医药报)